润喉排痰法
保持居室空气清新,定时开窗通风换气,将室内温度控制在18-22℃,但不要让冷风直接吹到患者身上。房间相对湿度要保持在百分之60-百分之65,有利于保持患者呼吸道粘膜的湿润状态和黏膜表面纤毛的摆动,帮助痰液排出。
冬季使用暖气往往会造成室内空气干燥,可经常在地上洒水,勤拖地板或在暖气片上放置一盆清水,用这些方法来增加空气中的水分,还可以使用加湿器。但要注意使用凉开水,并每天更换,定期清洁加湿器,防止加湿器内细菌滋生造成空气污染。家中有呼吸道系统疾病的病人,就应注意这方面内容。
同时患者要做到多饮水,保持每天有1500—2000毫升的液体摄入量,喝水不少于8杯。饮水法是每次少量约30—50毫升,每10—20分钟饮水1次,这样对呼吸道的湿化效果较好。此外,咳痰前先喝几口温开水,或者用温开水含漱一会儿,使咽喉部湿润,以便咳痰时容易咳出。
拍背排痰法
此法可使潴留在气管、支气管或肺部的痰液受到震动而移动,以利于痰的排出,适用于久卧病榻的老年患者。操作时患者侧卧,将臂部垫高15度,头部略低或去枕。
正确的方法:操作者五指并拢呈杯状,用指腹与大小鱼际着落,叩击时应放松手腕,均匀叩击,每一部位叩击1分钟;叩击顺序应沿支气管走行方向,自下而上,有节律地叩拍患者背部,同时嘱病人缓慢深呼吸。
拍背需注意两个问题:
饭后1小时内不宜拍背,以免引起呕吐;
拍背时患者应侧卧位,去枕,以利于痰液引流。每天3至4次。
注意事项:
01.叩击的时间和强度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而定,应地饭前30分或饭后2小时进行。每天3-4次,每次10-15分钟。若痰多,可增加次数。
02.由下至上、由外至内叩击,叩击的相邻部位应重叠1/3,力量中等。
03.若患者咳嗽反应弱,则在吸气后给予刺激——按压及横向滑动胸骨上窝的气管,以使咳嗽。
04.咳痰前可雾化吸入。
05.咳嗽后注意心律,有无缺氧,听诊呼吸音。如果心率每分钟增加20次,喘息、缺氧则应暂缓咳痰,并予以吸氧。
体位排痰法
适用于支气管扩张或肺脓疡者。此法应在医生指导下,根据病变发生的部位,可取既有利于排痰、病人又能耐受的体位。
例如,患支气管扩张时若病变在下叶肺,可取卧姿、头低足高脸朝下;若病变在上叶肺,可取坐姿,先嘱病人轻轻呼吸几次,然后咳嗽。患肺脓疡时,应侧卧使病灶位于上方,请别人轻拍患处,每日2-3次,每次10-15分钟。因饭后排痰易引起恶心、呕吐,故此法宜在早晚空腹时进行。高龄或衰弱者,呼吸困难或伴有高血压、心力衰竭、大咯血病人不宜采取此法。
翻身
重症、年老的病人长期仰卧,咳嗽费力很容易发生坠积性肺炎。应该加强护理,每1-2小时翻身一次。定时勤翻身对于需卧床静养的慢阻肺患者或神志不清的患者来说,不仅有利于痰液排出,而且可防止肺泡萎缩和肺不张。若痰量过多,建议每10-20分钟翻身1次,可起到体位引流的作用。翻身动作不可过快、过猛,应当缓慢进行,逐步翻至所需体位。翻身时应配合胸背部振动叩击,进行有效排痰。
走动转体法
较长时间卧床的病人,其咳喘症状都较为严重,行动也感到吃力。因此,在气候较为温和的中午,应设法让稍能走动的患者在室外散步,畏寒者也应在室内活动。因为这些活动可促进患者深吸气,增大肺活量,使痰液排出。
药物祛痰法
除用抗生素抗感染外,还可用药物祛痰。祛痰药分两类:一类是增加呼吸道黏液分泌,使痰液变稀而易于咳出,如咳必清、伤风止咳糖浆等;另一类是黏液溶解剂,以降低痰的黏稠度而易咳出,如复方甘草合剂、半夏露等。
挖痰法
适宜在紧急情况下使用。当患者突然被一口黏稠痰堵住喉部并发生呼吸困难时,应立即用牙刷柄或筷子、压舌板、金属小勺等物压住舌头,再用手帕或小毛巾包住另一手食指,然后将该食指伸向患者咽部将痰掏出,清理呼吸道以免出现窒息危险。临床实践已证实这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急救方法。
对于有痰呼吸困难的患者,家属要更加小心翼翼,晚上需要有人陪护,以防患者被粘稠痰堵塞造成呼吸困难。
机械排痰
即震肺排痰,请在医生指导下进行。振动排痰机以其所具备的生物力学功能和特点,成为胸部物理治疗(chestphysiotherapy,CPT) 的工具。其原理是利用机械力量使呼吸道内分泌物松动并排出体外,在临床应用时根据病人的病情和治疗需求,结合呼吸道雾化吸入和体位引流能够明显提高治疗效果。